返回

四合院,带着空间混年代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6章 同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同时,升职加薪一个都少不了,可以说是二代和关系户镀金的不二场所。

    可是半年前,统治未来三十年的粮票横空出世,城市户口每家一个粮本,定量分粮。

    轧钢厂作为重工产业,吃饭肯定是没有问题的,问题是想吃好有点难了,肉限购,粮食定量。

    这么大一个厂子,上级领导进厂检查,兄弟企业参观学习,下面厂子来人学习你先进的管理、生产经验,这些要不要招待招待?

    需要交换一点计划外物资,什么钢铁换水泥?钢铁换猪肉?钢铁换……这些要不要招待?

    除掉这些,我厂长的朋友来看我,我请吃顿饭不过分吧?

    我书记的战友远道而来,招待一下没问题吧?

    这些都没问题,那么问题就来了,物资管控了……公对公采购限额了!

    这种背景下,采购三科应运而生。

    进来镀金的二代们傻眼了,我就想来吃吃火锅唱唱歌,你特么真叫我下乡去采购?

    你怎么好意思开口的?我爸知道么?

    要说工作工资高,福利好,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假的。

    放映员工资不高么?炊事员福利不好么?

    为什么他们不做?

    所以当采购员真的需要下乡采购的时候,那些关系特别硬,随时能走的都走了。

    留下的这几个,比如胡以冬和常问蕊他们属于那种有关系,但是目前没有更好的选择,反正一个月三十块钱的采购任务,他们跑跑关系也能搞到,就先留下来混着。

    属于目前不想失业,计算一下得失也不想升职的那种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,李青河跟陈杰这种能下乡,能采购,愿意为厂里迎来送往,领导人情交际作出贡献的人,就出现了。

    而且看这个架势,后边采购三科都会慢慢的换成李青河、陈杰这种人。


第36章 同事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